企業監測分析克而瑞研究中心 2024-03-29 11:06:22 來源:克而瑞地產研究
- 城市:0
- 發布時間:2024-03-29
- 報告類型:企業監測分析
- 發布機構:
??全口徑銷售金額增長12%,新增土儲貨值增長48%,毛利率下降4個百分點。
??◎ 作者 / 沈曉玲、易天宇
??核心觀點
??【權益銷售額同比增長13.5%,2024年不定全年目標】2023年,建發國際全年實現全口徑簽約金額約1889億元,同比增長約12%;實現權益銷售金額1379.6億元、權益銷售面積666.4萬平方米,同比分別增長13.5%和9.3%;是當前少有實現銷售正增長的企業之一。面對今年銷售市場的不確定性,建發國際表現更為謹慎,“目前會采取逐季逐月的考慮盤點,設定一個最佳銷售目標去推動,但沒辦法定全年目標。”
??【全年新增貨值超兩千億,未來將結合銷售調整拿地】2023年建發國際新獲取78個項目,全口徑拿地金額約1169億元,同比增長42%;新增項目全口徑貨值約2180億,同比增長48%。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,建發國際表示“會結合自身的銷售進度狀況,整體土儲規模不能過大,確保安全性。”截至2023年末,建發國際的土地儲備總可銷售面積約達15.52百萬平方米,較2022年末下降了4%。土地儲備出現下降,主要是由于莆田、無錫、寧德及貴陽等地下降較快,而從新增較多的城市來看,主要集中在上海、南昌、臺州、杭州及泉州等城市,其中上海凈增加約45萬平方米,較期初增加79%。
??【營業收入增長35%,三費費用同比減少12.6億】2023年,建發國際實現營業收入1344億元,同比增長35%;但毛利潤149億元,同比下降2%;毛利率為11.1%,同比下降4.18個百分點。此外凈利潤同比增長了14%至63.4億元;凈利率為4.71%,同比下降0.87個百分點。凈利潤增長主要是由于期內行政開支大幅減少了36%,此外財務費用減少了52%,合計看三費費用相比2022年共減少了12.6億。需注意的是,自2022年建發國際計提存貨減值準備37.9億后,2023年再次計提16.4億。
??【總有息負債下降23%,正在考慮境內發債計劃】截至2023年末,建發國際持有現金542億元,較2022年末增長8%;總有息負債321億元,較2022年下降了23%,其中短期有息負債59億,與去年末大致持平,現金短債比9.15倍,現金不僅能夠覆蓋短債也能覆蓋總有息負債。但需注意的是,2023年建發國際的流動負債增長了14%,其中貿易及其他應付款項、應付關聯公司款項及應付非控股權益款項均有大幅提升,分別凈增加83億、78億及18億。除此之外,建發國際的物業存貨中持作銷售物業較2022年末增長了87%,對此建發國際管理層在業績會上表示 “2024年將加大庫存的去化,盡量把工作抓得更細、更好。”同時,建發國際表示未來會考慮境內發債計劃。
??01 銷售
??權益銷售額同比增長13.5%
2024年不定全年目標
??2023年,建發國際全年實現全口徑簽約金額約1889億元,同比增長約12%;實現權益銷售金額1379.6億元、權益銷售面積666.4萬平方米,同比分別增長13.5%和9.3%;銷售權益比73%。此外,期內全口徑的回款金額達到1843億元,回款率達到了98%。
??近年來,房地產市場整體銷售趨于疲軟,據國家統計局公布2023年商品房銷售額下降了6.5%,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了6.0%,而建發國際仍成功完成此前制定的10%-20%增長目標,是當前少有實現銷售正增長的企業之一。
??需注意的是,2024年前兩月銷售持續疲軟,統計局數據顯示新建商品房銷售額下降29%,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32.7%。面對今年銷售市場的不確定性,建發國際表現更為謹慎,“目前會采取逐季逐月的考慮盤點,設定一個最佳銷售目標去推動,但沒辦法定全年目標。”
??從權益銷售金額的區域分布來看,2023年建發國際的銷售貢獻主要來自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,兩個區域的權益銷售金額占比達79%。從城市能級來看,一二線的權益銷售占比達到了74%,此外三四線的貢獻占比也達到了26%,在三四線銷售靠前的城市中包括無錫、泉州、莆田及漳州等。
??從具體城市來看,廈門、上海、杭州及蘇州的權益銷售貢獻均超百億,其中廈門及上海的權益銷售額達到了149億元,而蘇州權益銷售金額同比增長249%,在各城市中增長較快。此外還有部分城市權益銷售出現下滑,這些城市如寧波、漳州,均較同期減少了超20億的權益銷售額。
??02 投資
??全年新增貨值超兩千億
未來將結合銷售調整拿地
??盡管近年來房地產行業經歷深度調整,但建發國際在土地市場依然保持較強的拿地節奏。據建發國際業績會披露,2023年新獲取78個項目,全口徑拿地金額約1169億元,同比增長42%;新增項目全口徑貨值約2180億,同比增長48%;拿地權益比例達到73%。
??根據CRIC監測,2023年建發國際所獲多幅地塊為高溢價獲取,如佛山大瀝河地塊溢價率超過51%,樓面價約24350元/平方米;東莞南城地塊樓面價約25999元/平方米,創東莞南城樓面價紀錄。由于2023年建發國際未披露新增土儲建面,無法得出獲地均價。但根據2023年中期業績會中提及的數據,上半年建發國際新增土儲均價已達7869元/平米,較年初增長了16%,預計全年獲地成本依然維持較高水平。
??此外,2023年建發國際新增土儲總價與新增貨值的比為54%,相比2022年收窄了兩個百分點。由于新增土儲總價主要為土地款,后期還需覆蓋的投入包括建安成本、資本化利息等其他支出,但這類費用相對固定。貨值與土地款比值的收窄也意味著隨著這類地塊結轉,后期的利潤率或受影響。
??與此同時,2023年建發國際的新增貨值增速要大幅快于銷售增速,若未來出現庫存滯銷,或給企業周轉帶來壓力。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,建發國際表示“會結合自身的銷售進度狀況,整體土儲規模不能過大,確保安全性。”此外“較之2023年在一些具有改善性需求的三四線城市大舉拿地,今年也會比較謹慎。”但建發國際依然會堅持保有當前的行業地位,“考慮穩住市場占有率和穩定自己的策略、排名名次。”
??截至2023年末,建發國際的土地儲備總可銷售面積約達15.52百萬平方米,較2022年末下降了4%,共合計311個項目。土地儲備出現下降,主要是由于莆田、無錫、寧德及貴陽等地下降較快,其中莆田在絕對量上減少最多達50萬平方米,較期初下降63%。
??而從新增較多的城市來看,主要集中在上海、南昌、臺州、杭州及泉州等城市,其中上海凈增加約45萬平方米,較期初增加79%。由此可見,2023年建發國際主要于上述城市獲地較多。
??業績會中,管理層表示目前建發國際土儲貨值約2700億元,“總體規模不是很大,但是建發國際一直以來的土儲貨值都基本上都是維持在在3000億元以內。”
??03 盈利
??營業收入增長35%
三費費用同比減少12.6億
??2023年,建發國際實現營業收入1344億元,同比增長35%;但毛利潤出現下滑2%至149億元;毛利率為11.1%,同比下降4.18個百分點。關于毛利及毛利率的下降,建發國際解釋主要由于近年房地產市場顯著下行,期內部分已交付項目毛利率水平較上一財政年度低并錄得結轉收入。
??此外凈利潤同比增長了14%至63.4億元;凈利率為4.71%,同比下降0.87個百分點。凈利潤增長主要是由于期內行政開支大幅減少了36%,此外財務費用減少了52%,合計看三費費用相比2022年共減少了12.6億。需注意的是,自2022年建發國際計提存貨減值準備37.9億后,2023年再次計提16.4億;此外建發國際還計提了約2.4個億的應收款項信用減值。
??04 負債
??總有息負債下降23%
正在考慮境內發債計劃
??截至2023年末,建發國際持有現金542億元,較2022年末增長8%;總有息負債321億元,較2022年下降了23%,其中短期有息負債59億,與去年末大致持平,現金短債比9.15倍,現金不僅能夠覆蓋短債也能覆蓋總有息負債。此外存量有息負債的平均融資成本約3.75%,較2022年末的4.33%繼續下降約58個BP。
??但需注意的是,2023年建發國際的流動負債增長了14%,其中貿易及其他應付款項、應付關聯公司款項及應付非控股權益款項均有大幅提升,分別凈增加83億、78億及18億;截止2023年末,該三筆短期應付款合計593億元。
??除此之外,建發國際的物業存貨中持作銷售物業較2022年末增長了87%,對此建發國際管理層在業績會上表示 “2024年將加大庫存的去化,盡量把工作抓得更細、更好。”
??與此同時,建發國際表示也在考慮境內發債計劃,“2023年上市公司主動還了一些債務后,會根據2024年的狀況,繼續償還相關債務,也考慮境內發債計劃,建發國際或將用境內主體去申報,證監會目前已經在著手批準。”
- 10:47
- 10:34
- 10:33
- 10:17
- 10:11
- 10:10
- 10:10
- 10:09
- 10:05
- 10:01
- 09:58
- 09:56
- 09:50
- 09:34
- 09:20
- 08:32
- 08:31
- 08:29
- 08:27
- 2024-03-28 11:36:14
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
(2023-02)1571.9點
- 0.13%
- -0.91%
日期 | 指數 | 環比 | 同比 |
---|---|---|---|
2023.01 | 1569.9 | -0.97% | -0.14% |
2022.12 | 1572.1 | -0.92% | -0.11% |
2022.11 | 1573.9 | -0.12% | -1.08% |
2022.10 | 1575.8 | -0.20% | -1.01% |
2022.09 | 1579.0 | -0.02% | -0.87% |
2022.08 | 1579.3 | -0.04% | -0.62% |